top of page
Autumn%2520leaves%2520on%2520a%2520trail_edited_edited.jpg
唐唐的焰火人間
Blog
部落格: Blog2
  • 作家相片: Juliet Tang 唐圓麗
    Juliet Tang 唐圓麗
  • 2023年9月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從可愛的嬰幼兒時期經過學齡到z世代青少年,再到新的一波元宇宙(Metaverse)3D虛擬世界,社會快速發展變遷,我們身為中國威權文化教養下的這一代,如何適應不同環境,和自我意識高漲的下一代溝通交流。
不同切入點的小品文,從孩子的天生本質,教養方式和社會風氣的衝擊中和您傾心𣈱談,希望能撫平您內心的掙扎和迷惘⋯

1 新生兒

2 4-8 個月

4 一歲

5. 二歳 (tangtanglife.com) 6 幼兒社交情商和寓教於樂

10. 行行出狀元 (tangtanglife.com) 11 過度保護形同虐待

14 - 軟性溝通 (tangtanglife.com) 15 幼兒教育體系和傳統教育解析

18. 父母也有個性 (tangtanglife.com) 19 愛的教育 VS 鐵的紀律 

20. 教養偏差 (tangtanglife.com) 21 顧全孩子的自尊

28. 幫助青少年

29. 誰來關心我

30. 父母的角色

31. 教養方式影響

32. Z世代教育

33. Z世代教育之二

34. 7up 之勵志人生

35. 7up 之悲歡人生

36. 7up 之百味人生

37. 睡眠和下床氣

39. 高敏感度孩子

40. 高敏族群之二

41. 空留遺恨

42. 情感聯結

43. 出口成「髒」

44. 人格海洋(OCEAN)

45. 人格海洋之二

46. 親子互動/職業性向

47. 面對失敗

48. 青春期危機

49. 青春期轉型

50. 正面管教

51. 正面管教效應

52. 媽寶養成術

53. E世代火星文

54. 產後憂鬱症

55. 溫柔鬥士

56. 虎媽

57. 親餵母乳

58. 慢慢的動怒

59. 孩子生氣時

60. 語言訓練

61. 混齡教育

62. 玻璃心世代

63. 挽救玻璃心

64. 幼兒暴力

65. 從價值觀談起

66. 快樂上學去

67. 情緒勒索

68. 趣味理論

69. 親餵母乳之二

70. 破窗效應

71. 放下精英思維

72. 建立安全感

73. 校園槍擊的反思

74. 合理的回應

75. 心理年齡

76. 乖孩子的困惑

77. 特點和缺點

78. 匱乏感教育迷思

79. 家有熊孩兒

80. 哭寶的角落

81. 吸吮期的滿足

82. 家長互助會

83. C世代幼兒教育

84. C世代口條訓練

85. C世代向上適應

86. C世代自律操練

87. ChatGPT 的影響

88. 非溫室教育

89. 育嬰迷思

90. 育嬰迷思~餵奶篇

91. 育嬰迷思~睡眠篇

92. 育嬰迷思~安全感

93. 重視學前教育

94. 體驗生活教育



Go to[ 心理建設 ]目錄 >> 1000. 心理建設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生活隨筆 ]目錄 >> 1000. 生活隨筆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親職教育 ]目錄 >> 1000. 親職教育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分類索引 ]目錄 >> 分類索引 (tangtanglife.com)


  • 作家相片: Juliet Tang 唐圓麗
    Juliet Tang 唐圓麗
  • 2023年4月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3年8月7日

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一般生活在歐美的孩子,受同樣的教育和同等的專業訓練,但是由於他們成長期間受到不同事件經驗的影響,造就出不同的思維方式,長大成人後的發展也大不相同。


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集中並且始於童年時期;不論是九年國教或是十二年基礎教育,用意都是希望在孩子幼小可塑性強的時候,把基本知識/品德教育完整的灌輸給他們。這個受教育的階段並沒有什麼不同,長大後各自的發展卻各有千秋。有的孩子很早就有人生目標,自律且穩定學習,有的孩子卻渾渾噩噩,很少為將來打算;差別就在於之後的經歷和自主的思考模式。


我們的社會習慣一直都在延續著階段式教育。從幼兒學前班、小學一直到初高中畢業,再接著上大學、碩士,甚至拿到博士學位,一氣呵成完美的演譯出受教育的標準範本。很多孩子按照這樣的步驟被動的走下去,全然沒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學什麼專業,將來的人生會如何發展。


很多歐美的孩子在完成一部分的教育之後,就先休學一兩年,邊做事邊遊學,自發性安排自己的生活。開明的父母們也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經由發現他的才能鼓勵他,而不是拿畢業證書和成績來轄治他!


猶太裔的生活教育開始得更早,除了小時候就鼓勵小朋友自己動腦筋做生意,甚至高中學業尚未完成之時就鼓勵他們出去「看世界」。這個「看世界」的舉動稱之為「窮學」;他們不拿錢給孩子遊學,而是提供他們機會如何設法解決現實問題。


窮學時,因為身無分文又沒有任何學識資歷,這些等同於身處社會底層的孩子,在找工作討生活的過程中看盡人情冷暖,才會引申想到自己的未來,如何面對和定位自己,從而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猶太裔在各行各業出了許多知名佼佼者;如科學家愛因斯坦Einstein、霍金博士Hawking,心理學家佛洛依德Freud、維克多.法蘭克Viktor Frankl,科技界的祖克伯Zuckerberg 、馬斯克Musk,企業家比爾蓋茲Bill Gates、巴菲特 Warren Buffett和商業奇才洛克菲勒Rockefeller ⋯等。還有更多的諾貝爾奬得主文學、化學、和平、經濟、醫學等各獎項都不乏猶太裔的身影。

很多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我們只看到成功表面的光鮮亮麗,卻忽略成功背後有多少堅持努力和揮灑的血汗。辛苦歷練之後,提升的是自己個人的能力;了解自己,欣賞自己,最終才懂得綻放自己。我想這些事實,也許可以讓很多慣於實施溫室教育的華人父母一些深思和啟發。

8/4/2023

Go to[ 分類索引 ]目錄 >> 分類索引 (tangtanglife.com)

Go to[ 親職教育 ]目錄 >> 1000. 親職教育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心理建設 ]目錄 >> 1000. 心理建設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生活隨筆 ]目錄 >> 1000. 生活隨筆目錄 (tangtanglife.com)



  • 作家相片: Juliet Tang 唐圓麗
    Juliet Tang 唐圓麗
  • 2023年3月3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3年8月7日

我們常常聽到一種說法;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大人。意思是說孩子天生本質都是好的,後來很多走偏了路都是因為家長不會教。「子不教父之過」這句出自三字經的經典句,就是指出孩子教不好,父母雙方皆有責任。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教導是責任,家庭教養高於學校教育,因為家庭教養是最早的啟蒙教育。我硏究教育心理四十多年,也遇到不同類型的家長;曾有家長表示她的女兒需要老師一直抱在手上,我建議她最好回家找保母自己照顧。也有家長因為紊亂的餵養方法,小孩一吐奶就強迫餵食,惡性循環導致嬰兒不斷吐奶變成厭奶。還有一類家長是把孩子竉愛到無極限以至完全無法管教。


也曾經有謙虛自學的家長,學到一些專有名詞如「高敏感度」孩子或是「正面管教」,因為所學不全面用不當方式教導而誤了孩子。幼教中心收了很多這類熊孩子,學校方面也沒有好好坐下和家長溝通協調,結果老師被迫忍受孩子每天撒潑耍賴無理取鬧的行為,還要代替父母承擔精神瀕臨崩潰的壓力而心生怨恨恐懼。日復一日的矛盾衝突對老師是不公平的,不但摧毀老師的身心健康和對教育的熱忱,更犧牲了班上眾多正常孩子的學習權益。


我深深覺得我們目前的教育制度是有缺失的,教育部立了一大堆法規監督學校保護孩童,卻無人為無辜的老師發聲。有些教會團體、公益/私人機構會舉辦一系列教育講座或是互助小組,但參加過的家長也是鳳毛鱗爪,還是有很多家庭得不到幫助。


目前有一些政府立案公家和私人感化院是專門為頑劣青少年開辦的;與其管控青少年,是否可以及早提供一些正確資訊,或以教育心理醫療專業為依據開班授課及開辦互助小組,在精神層面幫助強化家長的育兒知識和觀念。


有正確教育信念的家長,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四育均衡的孩童。也等同於提前佈署,避免後續青少年治療管理工作,浪費大批社會的人力資源。

6/29/2023

Go to[ 分類索引 ]目錄 >> 分類索引 (tangtanglife.com)

Go to[ 親職教育 ]目錄 >> 1000. 親職教育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心理建設 ]目錄 >> 1000. 心理建設目錄 (tangtanglife.com)

Go to[ 生活隨筆 ]目錄 >> 1000. 生活隨筆目錄 (tangtanglife.com)


Follow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0 by 唐唐的熖火人間.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